来源:海峡人才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正在谋求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厦门市同安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激励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集聚人才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三转三加强”工作、实现富美同安高质量赶超发展建设愿景提供智力支持。
其中,同安区把引进和培育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让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从而创造引才聚才的良好环境,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以人才工作的突破推动同安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最直接、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也营造了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故事1】培育名师,改变一群孩子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专门针对一门课程的教师座谈会。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思政课老师徐碧环作为全省小学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这样宝贵的机会给了一名乡镇小学的老师,着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对于熟悉徐碧环的人来说,一切似乎又理所当然。她的身上,早已挂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班主任”“厦门市骨干教师”“厦门市小学学科带头人”等数不清的荣誉。
1989年,徐碧环走入新民中心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如今已整整30年。一开始,她教授的是语文课,后来还兼任“心理健康工作室”的老师。
近10年来,随着同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同安工作。“我们学校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外来工子女逐年增加,相比文化课成绩,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更引人关注。”带着这样的想法,2010年起,徐碧环转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中。她全心全意地爱这个学科,并把心理学相关知识、语文教学的相关经验都代入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带领学校老师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大步向前。
徐碧环认为,在天真烂漫的小学时代,学生们稚气未脱,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思政课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明白是非对错,理性面对问题,同时,不约束孩子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爱思考、动脑筋。在前年厦门市相关部门对全市各校学生的监测中,新民中心小学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市、区平均值。
从一名语文老师转型为思政课老师,要想取得成绩,难度可想而知。徐碧环说,在她转型后,学校十分支持她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和出去交流、学习,“有一次,一个省级的研讨会还让我代表学校上去发言,其他学校都是校长副校长上台,只有我的级别最低。”
同时,同安区委组织部和区教育局也多次组织她外出学习。最近两年,她先后前往浙江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培训,日前还参加了厦门市委组织部的国情研修班,“这对我开拓视野十分有帮助,回来我也能把这些收获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故事2】用好人才,树立一个品牌
手术台上,厦门市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忠国左脚打着厚厚的石膏,右脚支撑在地面上,专心致志地做着手术。3月25日,刘忠国打着石膏做手术的照片被同事偶然拍了下来,就这样流传到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网络平台,他也被网友称为“最美医生”。
原来,前一天,刘忠国从老家探亲返途中不慎踩空楼梯,导致脚面骨折加韧带拉伤。在当晚返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后,隔天上午,刘忠国又主刀了这场手术。
为什么要带伤上手术台?这个手术别人做不行吗?刘忠国介绍说,这场外翻膝关节置换术因患者膝关节严重外翻畸形,难度系数高,其他步骤别人可以做,但是一些关键步骤必须他亲自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名患者来自省内其他地市,是慕名专门来到同安找刘忠国治疗的——刘忠国和第三医院骨科早已经名声在外。
近几年,第三医院骨科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如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髋臼等复杂骨折、先天畸形关节置换、高难度的上颈椎螺钉固定、骨肿瘤保肢治疗等骨科疾病,还进行了一系列这种高难手术超百例,其中严重复杂多发韧带损伤并膝关节骨折脱位一期异体韧带重建术为国际公认的领先技术。刘忠国多次在全省及全国骨科年会上演讲、授课,获得专家和同行好评。
刘忠国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第三医院的骨科技术水平与岛内的大医院齐平,尤其是创伤领域获得厦门市唯一优势亚专科,我们的创伤骨科在省内和国内都可以算得上领先行列。”
引进一个人才,打造一个骨科品牌。刘忠国是同安区从东北引进的高学历卫生人才,引进后,同安区和第三医院为他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让他迅速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成长为省内赫赫有名的骨科专家,担任福建省骨科学会常委、厦门市骨科学会副主委。
“一方面早早让我独立主刀手术,让我有发挥平台,另一方面非常支持我出去学习,每年都给我好几次外出培训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让我不断开拓视野掌握最前沿技术。”刘忠国告诉记者,他能够快速成长,是因为他选择了同安,同安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条件,营造了宽松环境,提供了广阔平台。
【故事3】引进名医,带来一种理念
2017年入职厦门市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的刘晓峰,同样是一名来自东北的高层次卫生人才。与刘忠国不同的是,刘晓峰被引进时早已经是一名颇有建树的专家,是黑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黑龙江省血管外科学术交流会议上数次担任点评专家。
在引进刘晓峰的过程中,同安区委组织部、教育局、原卫计局和第三医院主动为他解决了孩子就学以及住房补贴等相关问题,为初来乍到的刘晓峰解决了后顾之忧。“同安各部门及医院给予的关爱,让我倍感温馨。”刘晓峰说,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他只需要安心工作就可以了,他也逐渐在第三医院搭建的平台上潜心医疗、教研工作。
入职第三医院不久,对腹部外伤休克病例剖腹探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腹腔镜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心得的刘晓峰提出了单孔腹腔镜概念,并和科室医疗团队一起将概念转化成实际,开展单孔腹腔镜理念手术,将原本该类手术的多孔创口缩成单孔,效果更佳。今年以来,第三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多例单孔腹腔镜理念手术,均取得良好成效,标志着同安区医疗机构在微创外科技术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刘晓峰还发挥自己在血管外科方面的所长,改良治疗静脉曲张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如针对静脉曲张的细小血管,使用硬化剂,避免血管整体切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破损血管闭合愈合,使手术更加微创。“微创治疗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得手术创口更小,患者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佳。”刘晓峰介绍,该手术方式深受患者好评,如今科室的微创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面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刘晓峰医生带来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让大家受到启发。医院也从团队建设、相应医疗设备等方面做好配套、平台搭建工作。”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陈斌说,这样也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背景】完善培养激励机制,培育教育卫生人才
刘忠国和徐碧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同安区“拔尖人才”。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在同安这片沃土上,他们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挥。刚引进不久的刘晓峰,也开始在科室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同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同安区从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始终把人才培育和引进作为提高医疗、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不断补齐在发展中的民生短板。
作为同安区主要负责人才工作的部门,同安区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医疗和教育人才的发展,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该区区级拔尖人才的评选中,医疗组和教育组的名额几乎是最多的。
2017年和2018年,同安区又分别出台了高层次教育、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今年又出台重点引进人才住房租金补贴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区域人才吸引力。
数据显示,2018年,同安区共引进和培育教育人才186名,其中引进师范类优秀高校毕业生较2017年增长近300%;引进和培育卫生人才18名,其中高层次卫生人才9名、柔性引进卫生人才9名,为该区提升教育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同安区还高度重视本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完善本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教育层面,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和学科培训,不断选送教师和校长到外地参加培训和交流,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师和名校长,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一部分学科带头人在全市甚至全省崭露头角,2018年审核认定自主培育高层次教育人才65名,共拨付补贴293万元。
在医疗层面,同安区根据辖区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培育泌尿外科、重症监护、皮肤科、麻醉、中医等学科高层次卫生人才,2018年审核认定卫生骨干人才9名。
“医疗和教育能不能够有一个大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同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发挥人才资源效益,助推民生事业发展,切实在推动同安民生事业高质量赶超发展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通讯员 陈国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