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秋,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陆续拿到第一份工资。据厦门人才市场网了解,日前,北京大学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赶集网发布《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基于35余万份来自“90后”就业情况的调研数据,展现了“90后”毕业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
调查显示,今年应届生平均起薪为2443元/月,呈逐年下降趋势。薪资“骨感”的直接结果,是超三成的应届生仍在“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近半数表示毕业后想去体制内工作,但最终只有16.7%的应届生实现。
值得关注的是:工作是否稳定、实用,成为“90后”在找工作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曾被冠以“脑残一代”的“90后”,正在用最现实的就业观全面进入职场。
毕业生起薪:期望与现实都很骨感
毫无疑问,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成就了2014年成为“史上更难就业季”。
据厦门人才市场网了解,《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90后”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14.3%。有网友打趣说,我国的结婚率为10%,找工作跟找对象一样难。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90后”毕业生不断调整预期,重新评估自己的市场价值。2014年90后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443元,比去年增加了324元。而90后期望的平均起薪为2606元,仅与实际相差163元,而2013年毕业生的期望月薪与实际月薪相差391元。
从地域对薪酬的影响来看,今年一线城市薪资水平依旧领先,上海以3241元居首,北京以3109元位居第二。成都作为后起西部城市,平均起薪令人大跌眼镜,以2109元位居22位。南京的薪酬水平,以2813元挤进前五紧随一线城市之后,表现突出。福州则以2254元,位列排行榜第14名。
此外,报告中还显示,企业更倾向雇佣男性员工,男生的平均起薪较女生高出389元。
薪水“骨感”的直接结果是,很多毕业生坦言,比起潇洒的学生时代,毕业后的日子苦逼不堪,一番吃穿住行后,保持“月光”已算荣幸,30%的“90后”毕业生表示不得不“啃老”。
透视饭碗报告:“90后”的就业理想与现实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许多“90后”应届生的就业理想被现实打败,但仍表现出非常“90后”一代的标签:玩得酷,靠得住。
虽然与“70后”、“80后”相差较大,但面对就业现实,“90后”却出乎意料的与前两辈人想法相近:偏爱在体制内工作。调查中,49%的“90后”应届毕业生表示毕业后想去体制内工作,其中国有企业最受欢迎。
尽管“90后”对体制内工作充满向往,然而残酷的就业现实是,最终只有16.7%的应届生去了体制内工作。
报告显示,低学历“90后”人群最能玩得酷,中低学历者毕业之后的创业意愿是中高学历者的2.4倍,其中高中学历人群创业意愿最高,达到17.9%。而高学历人群,反而更喜欢去打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孕育出了大量新鲜职位,诸如上门美甲、兼职代驾等,也在新“90后”一代流行开来。
此外,比起工作,爱情在“90后”眼中更为重要。83%的男生表示,更愿意跟着女朋友去同一城市就业,在恋爱快餐的时代,“90后”男性凸显的责任感尤为让人刮目相看。
大学生就业难 难在供需错位
比起14.3%的就业率,大量“90后”工作无门的同时,竟有72.9%的企业表示很难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
对于企业来说,需求量最高的往往是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而大部分毕业生都崇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白领工作,便形成了这种畸形的供需错位。
聚焦找工作的细节上,报告显示,目前,86%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招聘,60%的企业浏览一份简历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9.3%的企业甚至只用10秒“秒读”简历,网络招聘已进入快餐时代。所以,太过花哨的简历往往被忽略,反而是善于提炼、突出优势的简历更容易被关注。
大学生期望月薪降低 符合市场供需关系
毕业生期望月薪持续走低,所谓的“天之骄子”身价降低,反而是符合市场供需关系的表现。
受高校扩招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年新高。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产能过剩”有相似之处,就是大学按现有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就业市场上的需求,从而造成学生的“滞压”,与此同时,行政主导下的大学体制既缺乏弹性也缺乏动力,长期无法改变这一状态。
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均不高 大学生没理由拿高薪
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倾向于企业管理等办公室文职类工作,在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上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用人单位也不会给出较高的薪酬。
与之相反的是,不断走高的技术工人薪酬水平。从技能要求上来看,企业对招聘的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任职资格要求相对较高,比如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经验要求,而企业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一般从事的是文员、助理等职位,任职资格要求比技术工人要低,所以薪资水平要低于技术工人,尤其是对技能要求特别高的技术工人。
理性看待大学生“起薪低”
人们如果仅仅聚焦于大学生起薪低的论点上,似乎没有切中要害。
厦门人才市场网认为,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大学生经过几年工作实践的历练之后,其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将会逐渐得到有效的运用和发挥,纷纷向管理和技术类岗位转型,其工资待遇也将会水涨船高。
可见,大学生起薪低,有的成“月光族”,有的甚至成“啃老族”,均是大学毕业生刚出校门时的一种社会常态,是大学毕业生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社会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同时,国家和地方还要采取多方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薪酬合理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普惠政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工资倍增计划”,缩小行业差距。(综合)